欢迎来到酒味文化网!

端午与酒的习俗

来源: 帝国网站管理系统 编辑:帝国网站管理系统 访问手机版

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,在端午节,民间有饮蒲酒、雄黄酒等习俗。

古人视五月五日为“毒月”“恶月”“恶日”。为除毒、辟恶、祛邪,人们会用各种方式以应对自然节令变化而滋生的疫疠。

1、菖蒲酒

《汉书》载:酒为“百药之长”。

端午节饮用菖蒲酒之俗大约始于南北朝,因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,饮菖蒲酒能辟恶祛毒。菖蒲简称“菖”,亦名白菖、泥菖蒲,有香气,可入药,是生长在山涧泉流旁的一种名贵药材,具有开窍、活血、理气、散风和祛湿等功能。以菖蒲为药料,入黄酒浸泡而成菖蒲酒。

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说:“菖蒲酒,治三十六风、一十二痹。通血脉,治骨痿。久服耳目聪明。”因而,端午节饮用菖蒲酒的习俗代代相传。

菖蒲酒是一种配制酒,色橙黄微翠绿,清亮透明,气味芳香,酒香酿厚,药香协调,而不失中草药之天然特色,入口甜香,甜而不腻,略带药味,使人不厌,酿和爽口,辣不呛喉,饮后令人神气清爽。

2、雄黄酒

明代端午节饮用雄黄酒。雄黄是矿物,含有三硫化砷成分,与酒混合成雄黄酒。

在一些地方用米酒调一点雄黄,制成雄黄酒,全家老少都象征性地稍饮一点。

《本草纲目》谓:“雄黄性味辛温,有毒,具有解虫蛇毒、燥湿、杀虫、祛痰功效。”因雄黄酒有毒性,多为外用,杀菌消毒。

《帝京岁时纪胜》介绍了雄黄酒的制法和用法:“(端午节)午前,细切蒲根,伴以雄黄,曝而漫酒。饮余则涂抹儿童面颊耳鼻,并挥洒床帐间,以辟毒虫。”

另外,《燕京岁时记》介绍了雄黄酒的另一种制法:“每至端阳,自初一日起,取雄黄合酒晒之。用涂小儿额及鼻耳间,以避毒物。”这主要是外用。

3、朱砂酒

古人认为朱砂也是除邪去害的物质之一,并喜欢将其做成朱砂酒,后逐渐被雄黄所取代,现在已经很少有人饮朱砂酒了,大多是作涂画等。用于在小孩的额头上或者手臂上画“王”字,以“虎”辟邪,也可撒于庭院杀菌消毒、驱赶蛇虫。

明代冯应京《月令广义》记载:“五日用朱砂酒,辟邪解毒,用酒染额胸手足心,无会虺,蛇之患。又以洒墙壁门窗,以避毒虫。”此俗流传较广。

4、黄酒

因为雄黄和朱砂都有一定的毒性,泡酒只需要微量就可以了,由于很多人把握不住量后来人们在端午节饮酒时便多用黄酒代替。

黄酒其实是种米酒,与白酒不同的是,黄酒没有经过蒸馏,酒精含量低于20%,不同种类的黄酒颜色亦呈现出不同的米色、黄褐色或红棕色。

美食推荐

更多做菜专题

全部你可能还喜欢的食材
相关知识